真空爐保壓時壓力快速回升通常由以下原因導致,對應的解決方案如下:
1. 真空系統泄漏
原因:
密封圈老化、破損或安裝不當(如門密封、電極密封等)。
觀察窗、熱電偶插孔等部件密封失效。
解決方案:
檢漏:使用氦質譜檢漏儀或酒精/丙酮涂抹法定位漏點(涂抹后壓力波動明顯處即為漏點)。
更換密封件:更換耐高溫的氟橡膠或金屬密封圈,確保安裝平整。
修復結構缺陷:補焊裂紋、緊固法蘭螺栓或更換破損管道。
2. 真空泵組故障
原因:
機械泵油污染或油量不足,導致抽速下降。
擴散泵加熱不足或冷卻失效,返油污染系統。
羅茨泵或分子泵軸承損壞,轉速異常。
解決方案:
維護泵組:更換機械泵油,檢查油位和油質;清潔擴散泵并確保加熱/冷卻正常。
監測泵性能:通過真空計分段檢查泵的抽氣效率(如機械泵單獨運行時壓力變化)。
更換損壞泵:若泵體異常噪音或振動,需專業檢修或更換。
3. 材料放氣或污染
原因:
爐內材料(如石墨件、隔熱層)吸附水分或揮發性物質。
工件表面殘留油脂、清洗劑或氧化物。
解決方案:
烘烤除氣:在低真空階段緩慢升溫至200~400℃(視材料而定),延長保溫時間。
清潔工件:使用超聲波清洗或高溫預燒蝕去除污染物。
預處理爐體:長期停用后,先空爐抽真空并烘烤去氣。
4. 真空閥門故障
原因:
氣動/電動閥門未關閉好或密封面污染。
電磁閥失效導致旁路漏氣。
解決方案:
檢查閥門狀態:手動測試閥門開關是否到位,清潔閥座密封面。
更換閥門:若閥門反復故障,需更換高真空擋板閥或電磁閥。
5. 真空計誤差或誤判
原因:
規管(如皮拉尼計、電離規)污染或校準失效,顯示壓力不真實。
解決方案:
校準真空計:對比標準真空計讀數,清潔或更換規管。
6. 冷卻系統問題(水冷爐體)
原因:
冷卻水泄漏進入爐腔,汽化導致壓力上升。
解決方案:
排查水路:檢查水冷電極、爐體焊縫是否滲水,壓力測試水路密封性。
系統性處理流程
1. 分段隔離法:
依次關閉各真空區間閥門,定位泄漏段(如爐體、管道或泵組)。
2. 保壓測試:
關閉所有閥門后保壓,若壓力仍上升,則泄漏在爐體;若穩定,則泄漏在泵組或閥門。
3. 記錄數據:
對比不同工況(冷態/熱態)的壓力曲線,判斷是否與溫度相關。
預防措施
定期更換密封件(尤其高溫頻繁使用的爐體)。
建立真空系統維護日志,記錄泵油更換、檢漏結果等。
復雜泄漏可聯系專業真空技術服務商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系統性解決真空爐保壓異常問題。若問題持續,建議結合設備手冊或聯系制造商技術支持。